“我,自學成才”1995年和現(xiàn)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的今天,好像隔了一個世紀那么久,就在這一年一位靠自學成才的建筑師,得到了“建筑界的諾貝爾獎
“我,自學成才”1995年和現(xiàn)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的今天,好像隔了一個世紀那么久,就在這一年一位靠自學成才的建筑師,得到了“建筑界的諾貝爾獎”——普利茲克建筑獎
當過木工,開過貨車,做過職業(yè)拳擊手且戰(zhàn)績優(yōu)秀
沒有建筑專業(yè)文憑的他
如何成為今天的安藤忠雄(Tadao Ando)
小編之前的一篇展覽回顧中,其實就提到過這位大師在上海的建筑杰作之一——明珠美術館,可以戳開下圖復習一下~
年輕時候的大師利用拳擊比賽的獎金環(huán)游世界,成為了一枚“窮游背包客”,邊走邊看,觀察許許多多風格不一的建筑。
沒有經過正統(tǒng)訓練的他在旅途中發(fā)現(xiàn),建筑是自己的熱愛所在。
后來,盡管沒有經過正統(tǒng)訓練,不是科班出身,但是他自學建筑學知識且不斷長進!
終于,他在1969年于日本創(chuàng)立了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!
這一年,安藤忠雄28歲。
年復一年,他的“清水混凝土”風格漸漸在業(yè)界擴大了影響。
歷史悠久的清水混凝土技術在安藤忠雄的設計中再次綻放光芒。
樸實厚重的材料本身美感和韻味兼?zhèn)?,再利用幾何圖形搭建出框架,加上他對“自然”的理解讓“風,光,水”為他的建筑加分,他的建筑作品處處透露著低調的高貴和大氣。
除了閔行區(qū)的明珠美術館,安藤在上海還有許多非常著名的建筑設計。
比如,嘉定區(qū)的保利大劇院。
還有楊浦區(qū)的上海國際設計中心,青浦區(qū)的元祖夢世界等。
當然了,肯定是不止上海,大師的作品遍布世界。
大師的成功“跨界”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勤奮刻苦自不必說,多年來,在設計初期他就會詳細構思建筑物內的功能設置,很多環(huán)節(jié)比如“手扶欄桿的寬度”都要經過精密的計算,后期他甚至會關注建筑物內包括室內設計的許多細節(jié)。
正是因為大師的優(yōu)秀作品很多且獨具一格,在眾多建筑中如同明星閃爍,現(xiàn)在很多同學也從中受到啟發(fā),在考大學填志愿的時候會考慮“建筑學”。
畢竟,成功的建筑師不但意味著高薪和名聲,還可以親眼看見自己的作品“萬丈高樓平地起”,相信這也是建筑師們的驕傲所在。
線上ART TALK
那么,學生黨要如何走上建筑之路呢?
“我也靠自學”?
或者僅僅是在志愿欄填個“建筑學”?
建筑學到底怎么學呢?
5月17日晚,ACG同濟校區(qū)將邀請沐沐老師為我們解讀建筑設計名校offer背后的故事。
李沐霞老師
ACG上海同濟校區(qū)教學教研主管
英國布萊頓大學室內建筑碩士
曾任 清華大學設計院清尚集團商業(yè)空間組設計師
CDnA建筑事務所商業(yè)空間組設計師
Gensler建筑事務所商業(yè)空間組設計師
曾參與萬達、王府井、未來城等商業(yè)空間類項目
擔任Nike、DSM、IMAX 等商業(yè)空間項目設計師
ACG國際藝術教育特級教師
擁有5年以上升學指導經驗
100%的學生申請到歐美頂尖院校
【注意了!敲黑板!】
本次Art talk將圍繞下面的幾點展開
(側重于申請本科的寶寶們)
1. 建筑學是怎樣一種學科?
2. 建筑名校對建筑專業(yè)的申請要求解讀
3. 建筑作品集應具備哪些內容更有競爭力
除此之外,沐沐老師還會對同學們申請院校建筑專業(yè)時提出的比較熱門的問題作出回答的喲!敬請期待~~~
參與方式
5月17日 19:00-20:00
和沐沐老師不見不散